文明经典(一)

2025-9-2 181 9/2

文明经典(一)

作者:《文明经典》教材编写组

页数:186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941068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文明经典系列”是重庆大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每年覆盖全体6500名大一学生。课程以“文明以止、立德树人”为理念,按照从古及今的历史线索,选取了《诗经》《论语》《庄子》《史记》等中国文明经典文本,采取导读、讨论班和写作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经典阅读中理解文明传统,培养既具备家国情怀又具备全球视野的思想格局,以及阅读写作、沟通交流等多方面能力。本教材即为该课程的经典导读教材。本教材即为该课程的经典导读教材,其在经典文本选择和要义的讲解方面遵循以下原则:1.“以史为纲”刻画文明特质:从文学、历史、哲学等维度,引导学生了解在治乱更替之际中外文明吸纳整合、自我更新的经验与成就。2.“文明以止”呈现核心价值:在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和线索中,引导学生把握中外文明的核心要义,呈现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特征。3.“把握大势”理解复兴逻辑:在变革与延续、危机与应对的历史合理性中,应用所学,揭示中华文明的悠久生命力与未来潜力,领悟个人在时代演进中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简介

《文明经典一》《文明经典二》都各自包含七章,结集了已成熟的六部经典讲读内容,以及一章通识写作指导。本教材的每一章涉及一部经典,体现文明自我更新演化中的一个主题。为确保单元主题的明确和内在线索的连贯,每一章前有主题提示和内容引导,章后有结语、思考题和扩展阅读建议等,以促进读者按照编写者梳理的线索和要义深入把握文本。
每一章内容的撰写者都是来自博雅学院的教师,他们作为“经典导师”是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
《文明经典一》各章内容的作者如下:第一章吴娇(《诗经》),第二章袁敏(《庄子》),第三章慕容浩(《史记》),第四章万曼璐(《世说新语》),第五章黄铭(《唐律疏议》),第六章秦峰(《传习录》),第七章石磊(通识写作)。
《文明经典二》各章内容的作者如下:第一章何祥迪(《伊利亚特》),第二章潘亦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三章肖馨瑶(《哈姆雷特》),第四章谢利民(《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五章钟融冰(《社会契约论》),第六章沈秋(《论道德的谱系》),第七章石磊(通识写作)。《文明经典一》《文明经典二》都各自包含七章,结集了已成熟的六部经典讲读内容,以及一章通识写作指导。本教材的每一章涉及一部经典,体现文明自我更新演化中的一个主题。为确保单元主题的明确和内在线索的连贯,每一章前有主题提示和内容引导,章后有结语、思考题和扩展阅读建议等,以促进读者按照编写者梳理的线索和要义深入把握文本。
每一章内容的撰写者都是来自博雅学院的教师,他们作为“经典导师”是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
《文明经典一》各章内容的作者如下:第一章吴娇(《诗经》),第二章袁敏(《庄子》),第三章慕容浩(《史记》),第四章万曼璐(《世说新语》),第五章黄铭(《唐律疏议》),第六章秦峰(《传习录》),第七章石磊(通识写作)。
《文明经典二》各章内容的作者如下:第一章何祥迪(《伊利亚特》),第二章潘亦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三章肖馨瑶(《哈姆雷特》),第四章谢利民(《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五章钟融冰(《社会契约论》),第六章沈秋(《论道德的谱系》),第七章石磊(通识写作)。
从文明传统教育的高度,将习惯上已分属各学科的经典,放在一起按照内在线索进行串讲,开设大规模的核心课程,这在国内还属于较为新颖的尝试。一切新事物都有它的稚嫩之处,况且作者和编者的水平都极其有限,无论是经典选编还是要义讲读,一定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各位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书特色

文明传承 文明交流 文明互鉴
阅读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伟大著作(great books),一起去探索那些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会发人深省以至行之有效的人类文明的原理和要素。这将是一趟奇妙而意味深长的旅程,它会帮助我们不断拓展眼界,让每一个读者在与经典的遭遇中,都能找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历史坐标和价值经纬。

目录

《诗经》
第一章 文明的原初要素
第一节 《诗经》是怎样一部书?
第二节 《诗经》与礼乐文明的建构
第三节 孔子对礼乐文明的继承
《庄子》
第二章 文明的内在转向与超越
第一节 庄子其人
第二节 《庄子》其书
第三节 “逍遥”与自由
第四节 “齐物”与平等
《史记》
第三章 文明的大一统
第一节 史官家族的传承与责任
第二节 包容广大的“五体”结构
第三节 天人古今中的一家言
第四节 千古流传中的《史记》
第五节 “序游侠”与“述货殖”
《世说新语》
第四章 文明的罹乱与交融
第一节 《世说新语》是怎样一部书?
第二节 魏晋风流中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儒道会通与器量之大小
第四节 文化交流与文明的传承更新
《唐律疏议》
第五章 文明的制度与法典
第一节 典分“律”与“疏”
第二节 “一准乎礼”:贵贱与尊卑
第三节 法律的儒家化
第四节 “十恶”部分选读
《传习录》
第六章 文明的新哲学基础
第一节 宋明理学简述
第二节 王阳明与《传习录》
第三节 心即理
第四节 知行合一
第五节 致良知
通识写作
第七章 经典阅读与读书报告
第一节 为什么要写读书报告?
第二节 读书报告是什么?
第三节 读书报告怎么写?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