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尼古拉·皮克林著
页数:246页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9205582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专为从事各类传统和新兴艺术(包括美术,装饰艺术,社会历史,人种学和考古学收藏)的专业人士使用,并探讨了策展人在画廊或博物馆等展览和收藏机构内的核心工作,以及相关组织的机构设置和主要功能。尼古拉·皮克林(NicolaPickering)介绍了当前最新的物质文化研究成果,以及博物馆学的前沿理论,并像读者说明这些理论在博物馆收藏中的实际应用。她将策展人的角色、职责和与藏品的相互作用纳入研究范围,同事对于藏品的管理、养护和保存,以及当今的博物馆需要面对的诸多实际问题,如藏品编目、展示、移动、安置和存储等,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作者简介
尼古拉·皮克林(Nicola Pickering),伦敦交通博物馆的资深策展人。她曾在世界著名的古老学府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从事艺术品管理。她先后在国家信托基金会,国家肖像画廊,历史悠久的皇家宫殿和德威奇图片画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展览策划及展陈经验。
本书特色
《博物馆策展手册》——通往专业博物馆经营管理之路的指南学术研究、特色和影响力、社会价值、盈利模式……由于博物馆在社会上承担了多种多样的用途和意义,使得博物馆的经营变得千头万绪,不同的用途和意义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如今,很多博物馆在仔细权衡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和学术研究等的投入比例。本书专门研究探讨博物馆日常策展、运营、人员管理,以及藏品保管、藏护、编目、运输等所有相关知识和工作建议,是“博物馆人”第一的工作手册!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兴趣的增长,博物馆成为连接文物历史与大众的桥梁。而一本专业的博物馆工作指导手册,则是每位热衷于博物馆事业人士的得力助手。今天,我们有幸为您带来这本《博物馆策展手册》,它不仅是一个知识宝库,更是一盏指路明灯,引领您在博物馆运营和策展的世界里遨游。本书将为您带来:全面深入:从基础到实践基础知识:书中首先介绍了博物馆的基础知识,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实用技巧:详尽地讲述了如何策划展览,如何处理艺术品的保管和藏护等问题;运营管理与策展规划:作者结合多年经验,讲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博物馆的人力资源、财务等的管理,以及如何策划一场别具一格又丰富多彩的展览;权威专家的经验之谈真实案例分析:书中包含多个真实的策展案例,让您足不出户就能学习世界级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专家建议:业内专家的见解和建议贯穿全书,为您的博物馆经营和策展之路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紧跟时代脉搏最新趋势:涵盖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未来展望:书中讨论了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鼓励创新思考,为今天的策展人指明方向。
总的来说,《博物馆策展手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书籍,无论您是行业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亦或是对博物馆感兴趣的发烧友,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现在就入手这本书,开启您的博物馆事业和策展人之路!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博物馆? / 2
博物馆起源 / 3
古典时期的学术研究与“缪斯庵”(museion) / 4
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与私人收藏 / 5
启蒙思想与博物馆 / 6
国家博物馆在欧洲的建立 / 8
19世纪的博物馆 / 9
今日的博物馆 / 10
博物馆类型 / 12
博物馆做什么 / 15
博物馆的社会、文化及经济价值 / 17
第二章 收藏政策、构成及实施 / 18
我们为什么收藏 / 19
博物馆如何收藏 / 22
收藏指令 / 24
藏品发展政策 / 25
收藏的法律及道德要求 / 27
敏感藏品的收藏 / 28
馆藏合理化 / 32
藏品出借 / 35
当代藏品的收藏 / 36
第二部分 管理收藏 / 39
第三章 新藏品的研究及入藏 / 40
藏品收购政策 / 40
藏品收购流程 / 42
报价或潜在购买的记录 / 44
藏品来源及所有权确认 / 46
藏品入馆流程 / 47
入藏 / 48
收藏信息 / 49
退出程序 / 51
退藏政策 / 52
第四章 对藏品进行分类、记录和编目 / 54
藏品管理 / 54
藏品管理政策 / 55
策略、计划和流程 / 56
藏品管理标准 / 57
藏品存档 / 60
藏品传记 / 60
藏品归档政策、计划和流程 / 61
藏品管理系统 / 62
藏品分类 / 62
移动控制 / 64
出借政策 / 64
接触政策、计划和流程 / 66
第五章 藏品的装卸、存储和藏护 / 68
藏品保管及藏护的政策和计划 / 68
预防性藏护 / 70
预防性藏护:基本原则 / 70
环境条件 / 72
环境监测和控制 / 76
被认可的材料和清洁物 / 76
藏品的装卸、包装和运输 / 77
藏品的存储 / 80
藏品状况报告和库存盘点 / 81
补救性藏护 / 82
修复 / 82
与藏护师一同工作 / 84
藏护规划和风险评估 / 管理 / 85
藏品安保 / 85
防灾规划 / 86
馆藏保险 / 86
第三部分 展示和诠释藏品 / 89
第六章 展示藏品 / 90
永久展示和临时展览 / 91
展示的原因 / 92
内部及外部协作 / 93
博物馆展示的基本原则 / 93
展示和展览概念的产生 / 94
概念与内容的发展 / 96
博物馆的展示类型 / 97
展示设计 / 100
设计步骤 / 106
展示及展览的制作 / 109
第七章 藏品的诠释 / 110
对藏品的思考 / 110
诠释的规划 / 114
诠释策略 / 115
诠释的方法 / 118
博物馆文本 / 123
博物馆文本的呈现 / 125
博物馆文本的内容 / 126
视听方法 / 数字技术 / 多媒体 / 128
亲身体验 / 130
参与感和观众的贡献 / 130
第八章 博物馆的受众 / 134
博物馆体验 / 134
藏品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 / 137
博物馆受众和学习 / 139
了解和发展博物馆受众 / 141
观众分类和受众细分 / 142
博物馆资源及体验评估 / 145
衡量(产品)影响力 / 148
主动参与 / 149
接触政策及计划 / 151
第四部分 博物馆策展人 / 155
第九章 今天的策展人 / 156
今天的博物馆 / 156
博物馆的劳动力 / 157
博物馆策展人的定位 / 158
未来的策展人 / 159
博物馆藏品和研究的价值 / 160
注释 / 163
参考书目 / 206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