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W. 詹姆斯·波特(W.James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5727573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媒体与媒介环境的急速发展,决定了人们对于媒体的理解和相关研究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尽管这些发展和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但关于媒介本身的一些根本性的特征和反复出现的媒介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则始终保持着某种相对的稳定。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媒介素养的一些重要概念,掌握更多有关媒介生产背后的知识,洞察各类媒体的内部运作,从更专业的角度深入细致地观察和理解当今媒介环境中的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从更多元的维度思考自己在媒介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利用媒介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有关媒介素养的多个重要理论,同时配合大量视觉化的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作为一本学习用书,作者为每个部分专门设计、总结的学习目标、摘要以及主要概念提示都能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完成内容的学习。对于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进入媒体行业的人员,以及需要完成媒介素养相关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本书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入门参考。
作者简介
W. 詹姆斯·波特(W. James Potter),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教授,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双博士。曾在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斯坦福大学以及西密歇根大学教授媒体相关课程20余年。同时担任《广播和电子媒体》(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杂志的编辑。代表作有《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已出版至第八版)、《媒介效果》(Media Effects)、《媒体暴力的11个迷思》(The 11 Myths of Media Violence)、《成为战略思想家:为成功提升技能》(Becoming a Strategic Thinker: Developing Skills for Success)、《关于媒体暴力》(On Media Violence)、《媒介素养理论:认知方法》(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 Cognitive Approach),以及《如何让你的传播学研究得以发表》[How to Publish Your Communication Research,与艾莉森·亚历山大(Alison Alexander)合著]等。
叶明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视听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用户研究、信息与社会发展、突发舆情应急研究、媒介内容生产。著有Utility Drives Adoption: Understanding Internet Accessibility in Rural China(Peter Lang Press 2019年4月出版,美国纽约)、译著《新媒体4.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中国北京)。
目录
前 言
本书结构
如何充分利用本书
小 结
致 谢
章 为什么要提高媒介素养?
信息饱和的文化
自觉程序
提高媒介素养
第二章 如何看待媒介素养
清除垃圾:消除对于媒介素养的错误观念
提高媒介素养
第三章 大众传媒产业:历史视角
早期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发展
现状透视
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 大众传媒产业:经济博弈
媒体游戏
媒体产业战略
提高媒介素养
第五章 大众传媒受众:行业视角
识别机会
吸引受众
调节受众
提高媒介素养
第六章 大众传媒受众:个人视角
媒介接触与关注不同
接触期间的决策
提高媒介素养
第七章 大众传媒内容
信息程式和类型
通用的程式:进阶现实
叙事
电子游戏
交互式信息平台
提高媒介素养
第八章 大众媒介效果
持续发生的媒介效果
媒介效果的四个维度
影响媒介效果的因素
提高媒介素养
第九章 跳 板
十二条指导方针
有关媒介素养水平的例子
附录简介
分析素介素养议题
附录A 媒介问题分析:职业运动员的薪酬是否过高?
薪酬增长
如今过高的薪酬
不可持续性
破坏体育运动
小结
附录B 媒介问题分析:媒体企业的所有权是否过于集中?
所有权固化
权力集中
竞争减少
接触受限
内容的变化
少数人获益
小结
附录C 媒介问题分析:新闻是否客观?
分析客观性观念
解析新闻质量观
对新闻标准的思考
小结
附录D 媒介问题分析:媒体中是否存在太多暴力内容?
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脆弱
小结
知识测试答案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 引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