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保军
页数:42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0325149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新闻主体论》对新闻活动主体的不同类型——新闻信源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
《新闻主体论》不仅建构了系统的“新闻主体论”研究框架,而且初步形成了新闻主体论研究体系,为新闻活动主体研究提供了有益而重要的方法论思路。
本书既着眼于传统新闻业,又特别注重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展开新闻活动主体关系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此版为新修版,订正了讹误,对一些提法做了调整,按近期新出版规范重新调整了注释、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简介
杨保军,1962年10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2021),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2021)。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国际新闻界》副主编。
出版学术专著《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观念论》《新闻规律论》等十余部。出版本科生教材《新闻理论教程》(2004、2009、2014、2019、2023)、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2009)。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者。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以集纳众智、会通经典、观照前沿为宗旨,汇聚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智识成果,力图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丽的思想创新与理论突破。
“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含《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新闻十论”,总字数超过400万字。“新闻十论”不是一次性规划完成的作品,而是在研究、写作中逐步构想、形成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系列作品。从1999年《新闻事实论》的写作算起,到2019年《新闻规律论》画上句号为止,“新闻十论”的写作积二十年之功。
“十论”中的每一论都是对某一新闻理论基础概念、基本观念的成体系的研究,完全可以独立成篇。而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初步形成了对新闻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可以说,“新闻十论”为整体的新闻理论体系构建做了初步的但重要的铺垫工作。
《新闻主体论》对新闻活动主体的不同类型一新闻信源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一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新闻主体
一、新闻活动的基本结构/022
二、新闻主体的构成/039
三、新闻主体的活动逻辑/043
第二章 新闻传播主体
一、新闻传播主体构成方式的历史演变/056
二、共同主体时代不同类型主体间的关系/067
三、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内部的构成及其关系/087
四、非职业主体的构成及其不同主体间的关系/098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
一、新闻收受主体的构成与演变/109
二、传收关系是新闻活动的核心关系/129
三、传收关系的历史演变/135
四、传收主体关系的可能模式/147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