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鸿砚
页数:14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8243421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视觉美育“综合设计基础”系列教材之一。 本教材适用于艺术相关专业本科院校基础素描、设计素描、造型基础等课程教学的配套教材。本教材编写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工形态观察、分析研究以及再创造能力;教材内容以素描为基本手段,通过对人工形态的多角度分析、提炼与延展设计,激发学生对造型形式要素的主动运用,对画面的构成秩序、框架结构、节奏韵律的灵敏感觉。教材结构以课题式研究展开,分为四个部分:认知、写生、解析、再造,注重课程单元之间的连续性、渐进性、调节性、交叉性和系统性。 本教材编写体现新形态教材的特点,配备相关教学视频和线上资源。同时积极响应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目标,积极推进思政育人。
作者简介
杨鸿砚,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在英国南安普索伦特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在德国波茨坦应用技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
目录
第一单元 人工形态认知
一、形态与设计
二、人工形态的分类
三、人工形态的特点
四、人工形态研究的动因
第二单元 人工形态写生
一、人工形态的研究对象
二、人工形态的观察体验
三、人工形态的写生方法
第三单元 人工形态解析
一、人工形态解析的意义
二、人工形态解析的方法
三、人工形态解析的原则
第四单元 人工形态再造
一、人工形态再造的主旨
二、人工形态重构
三、人工形态设计转化
四、人工形态再造的原则
参考文献
一、形态与设计
二、人工形态的分类
三、人工形态的特点
四、人工形态研究的动因
第二单元 人工形态写生
一、人工形态的研究对象
二、人工形态的观察体验
三、人工形态的写生方法
第三单元 人工形态解析
一、人工形态解析的意义
二、人工形态解析的方法
三、人工形态解析的原则
第四单元 人工形态再造
一、人工形态再造的主旨
二、人工形态重构
三、人工形态设计转化
四、人工形态再造的原则
参考文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