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2025-9-22 279 9/22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者:李斌, 陈达灿主编

页数:376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3283472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既要充分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华,还要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融合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有鉴于此,本次教材的修订,除了介绍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各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以外,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中医整体辨证、辨病的思维观,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临床各学科内容,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的学习,对于广大有志于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西医皮肤科工作者也是不错的入门教材。

作者简介

997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痤症、银居病及疑难性皮肤疾病。曾主持国家、市级科研课题工作。并多次获得奖励。目前被聘为中国中医药外科学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皮肤病)学术带头人。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医学在皮肤性病学方面的历史贡献
二、西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
三、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发展简史
四、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临床、研究机构建设和院校教育
五、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团体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特点
一、涉及面广、整体性强
二、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三、病种繁多、分类复杂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一、打下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
二、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理论联系实践
三、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皮肤的组织结构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组织
四、皮肤附属器
五、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儿肉和神经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
一、西医学对皮肤生理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皮肤生理的认识
第三章 皮肤性病的病因与病理(机)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二、组织病理
三、发病机制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诊断与辨证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其他临床检查
四、皮肤影像学检查
五、实验室检查
六、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三节 皮肤性病的辨证
一、四诊
二、辨证方法
第五章 皮肤性病的治疗
第一节 西医治疗
一、系统药物治疗
二、外用药物治疗
三、物理疗法
四、化学换肤术
五、皮肤外科治疗
第二节 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三、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与皮肤保健、美容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预防
一、一般预防措施
二、皮肤性病的预防原则
第二节 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一、皮肤的保健
二、皮肤的美容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
第一节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传染性软疣
第五节 风疹
第六节 手足口病
第七节 水痘
第八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
第二节 丹毒
第三节 类丹毒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头癣
第二节 手鲜和足癣
第三节 甲真菌病
第四节 体癣和股癣
第五节 花斑糠疹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第十章 动物源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
第二节 虱病
第三节 虫咬皮炎
第十一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日晒伤
第二节 痱子
第三节 冻疮
第四节 鸡眼与胼胝
第五节 手足皲裂
第十二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湿疹
第二节 特应性皮炎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
第四节 汗疱疹
第五节 药疹
第六节 荨麻疹
第十三章 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第二节 瘙痒症
第三节 痒疹
第十四章 红斑及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银屑病
第二节 玫瑰糠疹
第三节 多形红斑
第四节 扁平苔藓
第十五章 血管炎和脂膜炎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结节性红斑
第三节 白塞病
第四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及大疱性皮肤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天疱疮
第五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十七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脂溢性皮炎
第二节 寻常痤疮
第三节 玫瑰痤疮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雄激素性脱发
第十八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一节 黄褐斑
第二节 白痢风
第十九章 遗传、代谢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
第一节 角鳞病
第二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三节 蕈样肉芽肿
第二十章 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梅毒
第二节 淋病
第三节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第四节 尖锐湿疣
第五节 生殖器疱疹
第六节 艾滋病
附录一 中医方剂
附录二 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