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海波,贾立群主编
页数:31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3282956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部教材立足“中西融合,立足实践,执简驭繁,去粗存精,守正创新”的建设目标,重点加强中西医相关内容的紧密联系,凸显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充分体现对临床的指导性与实用价值,努力编写一部“全书内容更加精炼,学术用语更加准确,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核心知识,对临床更加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对经典理论传承更加注重融会贯通”的教材。此外,教材要寓有课程思政内涵,适时将经典中医中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整体观、辨证论治、圆机活法、善于思辨、大医精诚、传承创新等内容融入教材之中。
本部教材由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构成。上篇总论着重介绍中西医关于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内容;下篇各论选取22种常见恶性肿瘤,每个病种按概述、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诊断、中西医治疗、预防与康复等进行论述;以及介绍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简介
程海波,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我社《癌毒: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与应用》主编,无负面消息。 贾立群,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我社十二五创新教材《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主编,无负面消息。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中医对肿瘤认识
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三、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特色与意义
一、防治结合
二、病证结合
三、态靶辨证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展望
第二章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一节 中医对肿瘤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一、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
二、中医对肿瘤病机的认识
第二节 西医对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肿瘤的病因
二、肿瘤发病机制
第三章 肿瘤的诊断
第一节 肿瘤的中医辨证
一、肿瘤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
二、肿瘤中医辨证常用方法
三、肿瘤的中医辨证思维
第二节 肿瘤的西医诊断
一、肿瘤的初步临床诊断
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三、肿瘤的内镜诊断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
五、肿瘤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六、肿瘤的综合诊断
第四章 肿瘤的治疗
第一节 肿瘤的中医治疗
一、肿瘤的中医治则
二、肿瘤的中医治法
第二节 肿瘤的西医治疗
一、手术治疗
二、化学治疗
三、放射治疗
四、靶向治疗
五、免疫治疗
六、内分泌治疗
第三节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中西医协同治疗
二、中医防变治疗
三、中医姑息治疗
四、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第一节 肿瘤的三级预防与治未病
一、一级预防与未病先防
二、二级预防与已病早治
三、三级预防与既病防传
第二节 肿瘤的康复
一、肿瘤康复的概述
二、肿瘤康复评定
三、现代肿瘤康复治疗
四、中医肿瘤康复治疗
各论
第六章 头颈部肿瘤
第一节 脑瘤
第二节 鼻咽癌
第三节 口腔癌
第四节 甲状腺癌
第七章 胸部肿瘤
第一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二节 乳腺癌
第八章 消化系统肿瘤
第一节 食管癌
第二节 胃癌
第三节 结直肠癌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第五节 胆管癌
第六节 胰腺癌
第九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一节 肾癌
第二节 前列腺癌
第三节 膀胱癌
第十章 妇科肿瘤
第一节 卵巢癌
第二节 宫颈癌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肿瘤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第三节 慢性髓性白血病
第十二章 其他肿瘤
第一节 骨肉瘤
第二节 恶性黑色素瘤
第十三章 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第一节 癌性疼痛
第二节 癌性发热
第三节 癌性胸水
第四节 癌性腹水
第五节 癌因性疲乏
第六节 癌性恶病质
附录一 常用化疗药物缩写及中英文名称
附录二 术语表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中医对肿瘤认识
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三、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特色与意义
一、防治结合
二、病证结合
三、态靶辨证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展望
第二章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一节 中医对肿瘤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一、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
二、中医对肿瘤病机的认识
第二节 西医对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肿瘤的病因
二、肿瘤发病机制
第三章 肿瘤的诊断
第一节 肿瘤的中医辨证
一、肿瘤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
二、肿瘤中医辨证常用方法
三、肿瘤的中医辨证思维
第二节 肿瘤的西医诊断
一、肿瘤的初步临床诊断
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三、肿瘤的内镜诊断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
五、肿瘤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六、肿瘤的综合诊断
第四章 肿瘤的治疗
第一节 肿瘤的中医治疗
一、肿瘤的中医治则
二、肿瘤的中医治法
第二节 肿瘤的西医治疗
一、手术治疗
二、化学治疗
三、放射治疗
四、靶向治疗
五、免疫治疗
六、内分泌治疗
第三节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中西医协同治疗
二、中医防变治疗
三、中医姑息治疗
四、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第一节 肿瘤的三级预防与治未病
一、一级预防与未病先防
二、二级预防与已病早治
三、三级预防与既病防传
第二节 肿瘤的康复
一、肿瘤康复的概述
二、肿瘤康复评定
三、现代肿瘤康复治疗
四、中医肿瘤康复治疗
各论
第六章 头颈部肿瘤
第一节 脑瘤
第二节 鼻咽癌
第三节 口腔癌
第四节 甲状腺癌
第七章 胸部肿瘤
第一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二节 乳腺癌
第八章 消化系统肿瘤
第一节 食管癌
第二节 胃癌
第三节 结直肠癌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第五节 胆管癌
第六节 胰腺癌
第九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一节 肾癌
第二节 前列腺癌
第三节 膀胱癌
第十章 妇科肿瘤
第一节 卵巢癌
第二节 宫颈癌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肿瘤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第三节 慢性髓性白血病
第十二章 其他肿瘤
第一节 骨肉瘤
第二节 恶性黑色素瘤
第十三章 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第一节 癌性疼痛
第二节 癌性发热
第三节 癌性胸水
第四节 癌性腹水
第五节 癌因性疲乏
第六节 癌性恶病质
附录一 常用化疗药物缩写及中英文名称
附录二 术语表
主要参考书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