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丽莎·吉特尔曼
页数:184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5734885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在《新新不息:媒介、历史与文化数据》一书中,作者丽莎·吉特尔曼探讨了新媒介的新奇性及其对媒介史的意义。通过早期声音录制和数字网络的案例,吉特尔曼引导读者思考:媒介如何同时作为历史研究的主题和工具?在对爱迪生的早期留声机和美国国防部的早期分布式数字网络——阿帕网络的原创性个案研究之中,吉特尔曼极具洞见地指出了19世纪末(声学的与非声学的)记录的文化定义和20世纪末(数字的与非数字的)文件的文化定义之间的相似性。正因如此,本书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新媒介研究领域,也面向整个人文学科。毕竟,记录和文件都是人类思想的核心,是保存与诠释文化的组成部分。吉特尔曼的观点启示着“人文计算”的创新语境,也为文学史等传统人文学科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广泛应用,吉特尔曼描述了声音录制和数字网络文本如何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惊异现象而出现,又如何深度嵌入公共生活与公共记忆的主导逻辑之中。最后,吉特尔曼转而探讨万维网,分析网络的历史是如何被呈现的,网络将可能如何排斥历史,以及对于网络的使用如何创造出其本身历史性的条件。
作者简介
丽莎·吉特尔曼,纽约大学英文系与媒介、文化与传播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和天主教大学媒介研究系,曾经担任托马斯·爱迪生历史文库编辑。研究领域为媒介史,特别关注美国书籍史、铭文技术以及古往今来的新媒介。著有《纸知识》(2014)、《手稿、槽线与书写机器》(1999)等。
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序
前 言
导论
作为历史主体的媒介
第一部分
留声机的案例
第一章 新媒介公众
第二章 新媒介用户
第二部分 网络的问题
第三章 新媒介形体
第四章 新媒介
结语
书写媒介史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
后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