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雯霞
页数:228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1591512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城市传播”、“数字地理”、技术哲学、文化研究等学术理论,在数字化发展及乡村振兴等经济政策背景下,为读者提供数字时代观察城乡互动交融的新视角,并充分展示新发展与新案例。本书力求探索数字时代下,传播之于城市与乡村的表征、书写以及建构的作用机制,首先分析了作为构建城市生态最基础部分的媒介,包括了从主流媒体(广播)到新媒体(微博、微电影),一直记录到数字媒介,从而既试图探求不同媒介基于各自的特性对城乡的表征、勾连与互动的机制,又努力发现从传统媒体到数字时代此种作用的变化规律。
作者简介
贾雯霞,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艺术学博士(在读),研究领域为城市传播、媒介文化、传媒艺术等。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城市传播”、“数字地理”、技术哲学、文化研究等学术理论,在数字化发展及乡村振兴等经济政策背景下,为读者提供数字时代观察城乡互动交融的新视角,并充分展示新发展与新案例。本书力求探索数字时代下,传播之于城市与乡村的表征、书写以及建构的作用机制,首先分析了作为构建城市生态最基础部分的媒介,包括了从主流媒体(广播)到新媒体(微博、微电影),一直记录到数字媒介,从而既试图探求不同媒介基于各自的特性对城乡的表征、勾连与互动的机制,又努力发现从传统媒体到数字时代此种作用的变化规律。
目录
第一节 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关系建构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城乡发展:从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说起
第三节 数字文化产业:城乡文化融合与传播的产业背景
第四节 政策层面:城乡融合的方向与思路
第二章 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综述:传播的视野
第一节 传播学关注数字城乡融合——从媒介环境学说起
第二节 数字城乡融合研究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基于技术的考量——技术哲学思想对传播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作为基础的媒介:从传统到新兴
第一节 地方广播媒体的场景地理建构与地域文化弘彰
第二节 微电影的地方感审美与城市的形象建构——以福州本土微电影发展为例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
第四节 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现实反映以及美学想象
第五节 乡村短视频文化:技术映照下的乡村生态
第四章 数字时代下城市新空间
第一节 城市传统文旅空间的数字化再造与再现——以福州三坊七巷和古厝文化为例
第二节 科技介入公共空间: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媒介属性
第三节 数字时代沉浸式怀旧空间的兴起——以福州M17文化广场为例
第四节 新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拓展——对福州“大众茶馆”的研究
第五节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的城市传播——以福州为例
第六节 数字幻影:无人机作为城市数字化新地标
第五章 数字时代下的乡村媒介
第一节 艺术介入作为城乡融合的新媒介——屏南县龙潭村
第二节 乡村研学文化新空间与城乡融合——泉州市永安村
第三节传说文化与乡村振兴——屏南县后章 村的传说文化
第四节 非遗作为城乡融合的媒介——宁德市靴岭尾村
第五节 藏在乡村中的博物馆——以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为对象
第六节 特色产业文化作为融合媒介——屏南县北线村黄酒小镇
第六章 数字时代下城乡互动与融合的思考
第一节 媒介作为城乡信息传播的基础与核心
第二节 文化作为城乡互动融合的对话机制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技术反思
后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