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论(第一卷)

2025-9-11 127 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论(第一卷)

作者:蔡春 张筱 郑伟宏 等

页数:284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297277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服务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功能拓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具有新的特征,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同时,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审计法》的修订,以及巡视工作的常态化,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论》从新的视角研究国家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探讨国家审计功能拓展的基础。本书是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的原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蔡春,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会计名家工程”入选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教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张筱,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培养博士后,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师;郑伟宏,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目录

1 导论
1.1 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方法
1.5 审计理论框架论的主要观点与贡献
2 构建 审计理论框架的理论原点
2.1 审计理论原点与理论起点
2.2 关于 审计理论框架原点选择的观点述评
2.3 审计理论框架原点之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
3 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与圈层结构
3.1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的主要观点
3.2 审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的选择
3.3 圈层结构式 审计理论框架
4 审计本质理论
4.1 审计本质的内涵
4.2 关于 审计本质的主要观点
4.3 经济控制论的确立
5 审计假设理论
5.1 审计假设的内涵
5.2 审计假设的性质
5.3 审计假设的特征
5.4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假设
5.5 审计假设的内容
5.6 审计假设的验证
6 审计目标理论
6.1 审计目标的内涵
6.2 审计目标的构成体系
6.3 审计目标实现的条件与机制
7 审计行为理论
7.1 审计行为的内涵
7.2 审计行为产生的动机与主要特征
7.3 审计行为的构成与作用方式
7.4 审计行为的影响因素
8 审计功能理论
8.1 审计功能的内涵
8.2 审计功能拓展
8.3 审计功能发挥的方式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8.4 影响 审计功能发挥的因素
9 审计组织理论
9.1 审计组织的内涵
9.2 审计组织的组织模式
9.3 审计组织的内在机制
9.4 审计组织理论与 审计行为理论、 审计功能理论的关系
10 审计规范理论
10.1 审计规范的内涵
10.2 审计规范的内在逻辑结构与作用方式
10.3 审计规范的效力范围
10.4 审计规范的内部协调机制
10.5 审计规范的变革与影响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