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屈智勇李继娜
页数:28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3289349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简介:基于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本书提供了一套适用于1-6年级创伤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游戏方案,主要针对经历过创伤事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治愈。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是由Cohen 等人(1996)基于认知行为模型开发出的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干预疗法。该疗法通过教授儿童应对创伤技能,改变儿童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儿童实现创伤后成长。基于此,本书致力于降低创伤事件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缓解儿童出现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不良症状,为儿童成长提供支持性环境,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本书价值、特色与出版意义:儿童期心理健康是实现健康的心理发育、积极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学习能力、躯体健康和成年后参与经济活动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发展能够使儿童获得良好的人生开端,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全面指导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均强调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也明确要求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措施。然而,近年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项世界性议题。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提出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大约一半的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始于14岁之前。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对儿童青少年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会导致儿童青少年较差的身体素质、智力发育、学业表现等。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是奠定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本书基于循证干预疗法,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针对儿童常见的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对立违抗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行为与情绪问题,分别提供了适用于1-6年级儿童、父母的心理辅导课程。
作者简介
屈智勇,
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行为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8年开始从事心理创伤、抑郁、焦虑等问题的干预研究,致力于推动循证心理干预方案的转化应用。先后承担、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40余篇,CSSCI论文30余篇。 李继娜,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博士,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创伤的早期识别、预防和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的本土化实验和应用推广等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本书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历时12年精心打造,干预效果在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涵盖基础技能、核心疗愈、未来安全三大核心内容,系统全面,易于操作。集专业性、规范性、趣味性于一体,帮助儿童走出心理创伤,快乐成长。
目录
概述——课程介绍
第一篇 基础技能篇
第一单元 我的童年很多彩
第二单元 放松我的身体
第三单元 我是自己的情绪医生
第二篇 核心疗愈篇
第四单元 我脑海中的小天使和小恶魔
第五单元 打败我脑海中的小恶魔
第三篇未来安全篇
第六单元 寻求我的安全力量
第七单元 搭建我的安全小屋
第二部分 儿童心理创伤干预方案的理论基础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常见“病毒”
第二单元 感染心理“病毒”后的表现和危害
第三单元 感染心理“病毒”后的评估策略
第四单元 感染心理“病毒”后的干预策略
第二篇 循证篇
第五单元 儿童心理创伤干预方案的文化适应
第六单元 儿童心理创伤干预方案的效果分析
第七单元 儿童心理创伤干预方案的循证追踪
参考文献
后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