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第二版)(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2025-8-30 52 8/30

大学书法(第二版)(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郑晓华

页数:30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0319919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了解书法艺术的精华。为此,我们采用如下编写框架:一是“经典学习”。以篆、隶、楷、行、草五体为主干,提举历代有影响力的名碑名帖,通过“选字解析”——选择用笔与结构具有典型性的范字,逐字进行技巧分析,为学习者架设俯瞰书法形式与技法的高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书法形式的创造规律。通过附设“集字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味的练习渠道,以便消化吸收掌握所学技巧;学会如何“学以致用”,将从古典碑帖中学到的书法技术,尽快用于艺术表现与创作。二是“阅读思考”。主要选择历史上有影响力的艺术文献,内容涉及常见的书法典故、历史传说、书法理论名篇、人物、事件、名作等,供大家阅读。全书既有技术规律的阐述,也有人文品格的诠释,给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书法艺术“镜像”。修订版收录了更多书法名人的笔墨,并突出书法欣赏的部分,引导学生由此了解更深层的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

郑晓华,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艺术学专业教育委员会委员。师从我国书法界耆宿欧阳中石教授,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为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代表作有《艺路鸿影——郑晓华书作》《颜筋柳骨》《书法艺术欣赏》《书谱》等。曾获得“2010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2006全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绪论 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

第一章 工具与使用

第二章 篆书
第一节 大篆工稳系列
第二节 大篆奇逸系列
第三节 大、小篆过渡系列:石鼓、战国文字
第四节 小篆工稳系列
第五节 小篆率意系列
第六节 篆隶过渡系列:秦简

第三章 隶书
第一节 汉碑工稳系列
第二节 汉碑秀美系列
第三节 汉碑古拙系列
第四节 汉碑野逸系列
第五节 汉简系列

第四章 魏碑
第一节 魏碑工秀系列
第二节 魏碑古拙系列
第三节 魏碑雄浑系列
第四节 魏碑野逸系列

第五章 楷书
第一节 楷书系列:欧体
第二节 楷书系列:褚体
第三节 楷书系列:颜体
第四节 楷书系列:柳体
第五节 楷书系列:赵体

第六章 行书
第一节 行书系列:王字
第二节 行书系列:颜字
第三节 行书系列:苏字
第四节 行书系列:米字

第七章 草书
第一节 章 草
第二节 小 草
第三节 大 草

后记
第二版后记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