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老年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2025-10-15 246 10/15

中医老年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者:王飞, 张学智主编 著

页数:376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28327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老年病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中医老年病学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老年期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预防和调护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老年病学》在全面系统地总结现代中医老年病学学术成就和汲取近现代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特点和优势,力求体现出紧密结合临床的实用性、发展不离宗的传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为此,本教材的编写强调科学性,尽量保持中医特色,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力求在内容、体例、选词用语上严谨规范,突出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到学习对象已具备一定的中西医临床学科知识和技能,结合中医老年病的学科特点,对中西医发病机制分别论述,西医病理机制部分简述发病机制及紧密相关的公认学说,适当增加老年人的致病机理与特点,中医病因病机部分注重通过中医理论认识疾病并进行归纳提炼,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方面叙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及其规律,写作方式上不分条目,仅以分段的形式综合阐述。每个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机归入诊断的内容,根据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等,归纳诊断要点以及明确需要鉴别的疾病。辨证论治部分以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证治分类等为主,治法方药贴近临床,尽量选用临证切实可行、疗效确切的经方验方。预防调护部分精选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养生康复措施。名医验案列举古今名医病案,给读者以启示。
本教材可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中医养生学等专业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王飞,中医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老年医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 专家,现任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曾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老年病学》主编。

张学智,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专家。师承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谢竹藩、杨晋翔教授的学术思想。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老年病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老年病学研究范畴
一、中医老年病学的概念和范围
二、老年人年龄与分期
三、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四、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意义与前景
五、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范畴
六、中医老年病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 中医老年病学发展简史
一、奠基阶段
二、形成阶段
三、成熟阶段
四、发展阶段
第二章 衰老的表现与机制
节 衰老的表现
一、衰老的外观表现
二、衰老的生理表现
第二节 衰老的机制
一、西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第三节 延缓衰老
一、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
二、延缓衰老的措施
第三章 老年生理与病理特点
节 老年人生理特点
一、脏腑渐衰
二、阴阳渐虚
三、易感外邪
四、情志不宁
五、易生积滞
第二节 老年病病理特点
一、虚中夹实
二、多瘀多痰
三、易传易变
四、阴阳易竭
第四章 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辨识
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类型
二、中医体质的分类
第二节 老年体质特点
一、气虚阳虚偏名
二、瘀血痰浊相兼
三、多种体质并存
四、虚实夹杂突出
第三节 老年病体质辨识的作用
一、指导合理用药
二、指导针刺方法
三、指导预防保健
第五章 老年病临床诊治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