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 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

2025-10-15 257 10/15

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 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

作者:张彦,李中,李汉林 著

页数:109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737188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把总体性社会情绪看作社会景气的深层结构,并深入地从研究的意义、理论与方法、操作化、量表与题器、信效度检验、趋势与结构分析、微观和中观与宏观勾连、个体与总体的联系等诸方面来展开分析,同时试图使社会景气的研究与组织景气的研究在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基础上形成一体。我们认为,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作为一个极具学术张力的理论,也只有在打通和实现理论到应用、微观与宏观勾连的条件下,才会更加彰显其学术魅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张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现为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作环境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作环境、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组织治理中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组织冲突以及员工参与等。
李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研究等。
李汉林,197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赴德国比勒菲尔特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1983年获德国比勒菲尔特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1988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组织与制度变迁、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从社会景气到总体性社会情绪
第二章 总体性社会情绪:理论、方法与操作化
一 概念与方法
(一)社会情绪与总体性社会情绪
(二)总体性社会情绪的结构与功能
(三)研究的方法
二 研究的操作化
(一)满意度
(二)社会信任与社会信心
三 影响因素分析
(一)意见 与参照群体
(二)意识形态
(三)社会记忆
(四)集体意识与社会团结
(五)结构紧张
(六)地位的不一致性
四 讨论与思考
第三章 1987年的调查
一 结构背景
二 调查数据与量表
(一)调查的抽样方法与样本情况
(二)量表及其制作
三 对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分析
(一)总体性社会情绪的生成与描述
(二)总体性社会情绪和各个子量表的状况与分析
(三)社会期望值的状况与分析
(四)社会期望值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关系
四 小结
第四章 1993年的调查
一 结构背景
二 调查数据与量表
(一)问卷的样本与抽样
(二)量表及其制作
三 对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分析
(一)总体性社会情绪的生成与描述
(二)总体性社会情绪和各个子量表的状况与分析
(三)社会期望值的状况与分析
(四)社会期望值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五章 2001年的调查
一 结构背景
二 调查数据与量表
(一)调查的抽样方法与样本情况
(二)量表及其制作
三 对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分析
(一)总体性社会情绪的生成与描述
(二)总体性社会情绪和各个子量表的状况与分析
(三)社会期望值的状况与分析
(四)社会期望值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关系
四 小结
……
第六章 2012年的调查
第七章 2013年的调查
第八章 2014年的调查
第九章 2015年的调查
第十章 2016年的调查
第十一章 2017年的调查
第十二章 2019年的调查
第十三章 2021年的调查
第十四章 总体性社会情绪的趋势分析
第十五章 总体性社会情绪的结构分析
第十六章 从社会景气到组织景气:一种中观的分析
第十七章 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简短的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