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埃丝特·马德里斯著
页数:240页
出版社: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901707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女性日常生活中的犯罪恐惧谈起,鞭辟入里地揭示了主流文化中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标准,呈现
了美国社会乃至其他地区,不同时刻、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女性所面临的共同困
境:物化行为、男性凝视、性别暴力、母职陷阱……“无形的墙”从出生开始
作者简介
埃丝特·马德里斯(Esther Madriz),1943年出生于委内瑞拉,公认的犯罪学权威,曾任旧金山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拉丁美洲裔研究中心副主任。埃丝特·马德里斯的教学、研究、参与的活动和服务都围绕着她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关注,包括女性生活中的犯罪恐惧、仇恨犯罪、家庭暴力和针对拉丁裔的侵犯人权的行为。
罗鸣,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从事迁移与移民、性别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专业研究之外,长期从事学术文献译介,译有《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
相关资料
任何形容词都隐藏着社会建构的标准,何为“好”女孩也从不例外。社会学研究的工作恰恰是揭示建构过程中的权力运作,彼岸则是唤起我们每个人的反思,进而更新我们的社会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埃丝特·马德里斯出色地完成了她的工作。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这本书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性别话题的经典入门作品。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B站知名UP主)
“好女孩”可不是一种颂扬,而是一种控制。在它的训练下,女性放弃了对公共场所的使用权,放弃了夜晚的篮球场,担心街头的陌生人多于担心家庭内部的犯罪,把安全理解为自己对自己的义务,而不是社会的责任。
本书告诉我们,对女性的控制有多种形式。塑造女性对犯罪的恐惧,不断循环那些关于标准受害者形象与犯罪者的图像,这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小红帽”式的经典想象中:好心女孩去了不该去的地方,野兽般的坏男人袭击她,而强壮的男人保护着她。犯罪恐惧植根于多重权力重叠的等级制度中,以结构性的方式捆绑着女性的身体和心灵。
——淡豹(作家)
本书特色
日常生活中,犯罪恐惧无处不在。它可以明晃晃地呈现在各种统计数据里、重大刑事案件中;但它更多的时候,也许只是我们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个小细节。那也许是一条黑暗中的交错小径,也许是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画面,但你不敢踏足,也无法细思。
本书作者做了一项伟大且细致的工作,她以严肃、冷静、客观、专业的学术精神,从跨学科视角讲述现实议题,悉心整理并分析了140位女性的发言。她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肤色,成长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但她们却同样是女性。她们的发言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女性的犯罪恐惧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系统性“建构”的;而“成为好女孩”,对消弭这种犯罪恐惧于事无补。
这些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的日常经历。尽管时代不同,但女性面临的困境却总是相似的,这些过往女性的言说也并非毫无意义。在新的时代,意识觉醒的女性又将如何突破性别困境,打破刻板印象,消除犯罪恐惧?看完这本书之后,也许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目录
致谢
第一章导论:犯罪恐惧的背景
第二章制造好女孩
第三章作为社会控制的犯罪恐惧
第四章无辜的和应受谴责的受害者
第五章制造违法者
第六章应对恐惧
第七章 总结:直面恐惧
附录 我们如何研究犯罪恐惧
参考文献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