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方林,邓奕辉 编
页数:296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286091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精选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二十二部中的经典篇章100篇,大致分为4个部分:
1、导语:介绍医著与名医基本情况(生卒年或出版时间,医著别称或名医字号,概述成书或行医历程,概括学术影响),学术思想或学术内容,所选医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2、经典医论:节选自医著的重要篇章,可按照文意进行分段。
3、注释:参阅历代诸家校注,选择生僻、晦涩或重要关键的词句进行注解。
4、按语:按语包含评按与翻译,除了《内经》以外,其它医论均将评按与翻译结合起来撰写成为按语,写明主要内容的意思,同时参考历代医家见解撰写评按,应包含中心思想及其内涵、意义和外延阐发,使读者既能读懂本篇的内涵,又能了解作者学术思想全貌。
作者简介
胡方林,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方剂学教研室副主任。担任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各专业七年制、本、专科层次的《方剂学》、《历代名医医案选讲》两门课程的教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经典的含义
第二节中医经典与中医学术体系的形成
一、《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神农本草经》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
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第三节中医经典与中医学术体系的发展
一、魏晋隋唐时期
二、宋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四、近现代
第四节中医经典学习的意义
第五节中医经典学习的方法
一、阅读原著
二、参考医案
三、学以致用
第二章《黄帝内经》
第一节阴阳
……
第一节中医经典的含义
第二节中医经典与中医学术体系的形成
一、《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神农本草经》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
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第三节中医经典与中医学术体系的发展
一、魏晋隋唐时期
二、宋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四、近现代
第四节中医经典学习的意义
第五节中医经典学习的方法
一、阅读原著
二、参考医案
三、学以致用
第二章《黄帝内经》
第一节阴阳
……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