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的知识 残疾的社会学研究

2025-10-12 176 10/12

建构中的知识 残疾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李巾,聂翔 著

页数:25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33562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对人和人的残疾特征进行研究,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残疾而非残疾人,重点对残疾社会现象而非残疾自然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力求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重新认识与理解残疾的意义。“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态,然而根据《世界残疾报告》显示,人的一生当中某阶段都不可避免具有残疾的特征,尤其是人的生命进入老年走向残疾是大概率事件,“残疾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残疾与生命始终形影不离,残疾人从来就是人类的一部分,健全与残缺构成生命的全部”,所以“生老病死残”构成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也体现着人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客观性和多样性。本书想表达的是我们推动残疾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应以残疾人的自由解决为最终归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要通过消除一切制度、文化和社会的障碍,让残疾人像健康人一样“自由地发展”。另一方面,应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残疾研究水平,残疾研究水平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相匹配,包括残疾发展的行动理念、原则、操作思路和监测评估,从而提出全球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中国声音和制度方案,不断引领和自觉推动全球的残疾人事业发展。

作者简介

聂翔,男,江西抚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项目评估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现任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多次参与世行、亚行以及其他NGO机构项目评估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十余项各类残疾人研究相关课题,在《残疾人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李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陕西省社会学会秘书长。

目录

绪言 重构残疾的常识
章 人的多样性与残疾风险
节 人的多样性与残疾
一 生命的形态
二 残疾多样性
三 新理念视角
第二节 残疾的多样性与分布
一 概念的变迁
二 多样性表现
三 多样性分布
第三节 残疾风险与残疾社会
一 致残的因素
二 残疾与风险
三 残疾风险增长
四 残疾风险社会
第二章 残疾的理论与社会建构
节 残疾的理论范式
一 残疾分析模式
二 残疾理论解释
第二节 残疾的社会建构
一 早期的社会建构主义
二 近代的社会建构主义
三 现代的社会建构主义
第三章 残疾的图像与三个视界
节 残疾的学术视界
一 学术的热度
二 学术的关注点
三 残疾的知识树
第二节 残疾的制度视界
一 残疾的政治
二 残联的制度
三 残疾人政策
第三节 残疾的常人视界
一 残疾的隐形
二 残疾的体验
三 余秀华现象
第四章 残疾的身份与社会互动
节 残疾的标签与建构
一 残疾的标签过程
二 残疾标签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残疾的符号与互动
一 互动中的残疾符号
二 残疾符号的互动链
三 残疾符号的互动规则
四 残疾符号系统
第三节 残疾的身份与角色
一 身份的建构
二 他者的身份
第五章 残疾的知识考古与文化
节 残疾的知识考古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