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庆
页数:18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17360180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国内外都有不少关于《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科学》的大型参考书,为覆盖日益增多的神经科学内容,有关专著的篇幅越来越大,大都超过了100 万字,不适合本科生教学的使用。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国内本科生《神经解剖学》教学的需求,我们拟以国内外著名的神经解剖学专著为主要参考资料,结合近年国内外期刊的信息资源和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学分会成员们的研究成果,申报编写和出版新版供本科生教学使用的教科书《神经解剖学》,满足国内院校本科生《神经解剖学》课程教学的需要。《神经解剖学》教材在编写中,将力争从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出发,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力求满足本科生教学需要、简繁恰当、基础与进展并重、适当扩展的总要求,突出专业性、适用性、可读性、先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展示方法上,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强调使用现代信息、影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保证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吸引性和准确性;在写作中,要在人卫社的组织、老一辈解剖学家的指导、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学分会全体成员和其他专家教授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编写任务。既使初学者易于学习和把握,也可供高级读者又快又省时地重温神经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努力使其成为本专业领域内有影响、权威和实用的教材。
作者简介
李云庆,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梁銶琚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拥有中国和日本两个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兼神经解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神经解剖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兼神经解剖分会顾问、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联盟(IFAA)副主席、国际形态学大会(ISMS)国际会议主席和执委、亚太地区解剖学会(APICA)执委
目录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和基本功能/4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方位术语/5
第二章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7
第一节传统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7
第二节神经束路追踪法/10
第三节化学神经解剖学方法/15
第三章神经元/23
第一节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24
第二节突触/26
第三节神经纤维及轴突运输/30
第四节感受器和效应器/32
第五节神经组织的变性和再生/35
第四章神经胶质细胞/40
第一节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40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41
神经解剖学/12
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44
第四节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45
第五章中枢神经系统的肉眼解剖学概述/48
第一节脊髓的肉眼解剖学/48
第二节脑的肉眼解剖学/50
第六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发育/67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生/67
第二节脊髓的发育/70
第三节脑的发育/71
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77
第七章脊髓/80
第一节脊髓的结构/80
第二节脊髓的灰质和白质/82
第三节脊髓的传导束/93
第四节脊髓的功能概述/99
第八章脑干内部结构/102
第一节脑干各部的结构特点/102
第二节延髓、脑桥及中脑各段的构造特点/108
第三节脑干网状结构/126
第四节中缝核群/133
第九章小脑/136
第一节小脑的外形及分部/136
第二节小脑的内部结构/138
第三节小脑的纤维联系/143
第四节小脑的功能与损伤/147
第十章间脑/150
第一节丘脑/151
第二节后丘脑/157
第三节上丘脑/158
第四节底丘脑/159
第五节下丘脑/161
第十一章基底核/170
第一节基底核的位置和结构/170
第二节基底核的纤维联系和功能/173
第十二章端脑/179
第一节大脑皮质/179
第二节大脑髓质/191
第三节嗅脑及边缘系统/194
第十三章神经传导通路/200
第一节感觉传导通路/200
第二节运动传导通路/208
第十四章脊神经/216
第一节脊神经的构成、分布与纤维/216
第二节脊神经丛/218
第三节胸神经前支/226
第四节脊神经分布的规律性/227
第十五章脑神经/229
第一节概述/229
第二节十二对脑神经各述/232
第十六章内脏神经系统/247
第一节内脏运动神经/247
第二节内脏感觉神经/255
第三节部分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256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262
第一节脑的血管/262
第二节脊髓的血管/268
第十八章脑脊髓被膜、脑脊液和脑屏障/272
第一节脑脊髓被膜/272
第二节脑脊液和脑屏障/279
第十九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286
第一节神经-免疫调节/286
第二节神经-内分泌调节/293
第三节神经-内分泌-/294
第二十章临床神经解剖学基础/297
第一节脊髓常见的损伤及临床表现/297
第二节脑干常见的损伤及临床表现/300
第三节小脑常见的损伤及临床表现/304
第四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306
第五节运动障碍性疾病/307
第六节传导路障碍/308
第七节脑神经疾病/311
第八节脑血管疾病/313
参考文献/31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21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