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亚旭著
页数:93页
出版社: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9721195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基;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功能机制——基于任务态fMRI的研究;大学生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及其神经机制;大学生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及其神经机制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自闭特质的研究背景
1.1.1 自闭症谱系障碍及自闭特质的概念
1.1.2 自闭特质的国内外现状
1.1.3 自闭特质的测量工具
1.2 自闭特质的脑机制研究
1.2.1 自闭特质的脑电研究
1.2.2 自闭特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2.3 自闭特质与能的关系
1.3 自闭特质的影响因素
1.3.1 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
1.3.2 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1 问题提出
2.1.2 研究方案
2.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2.1 研究意义
2.2.2 创新之处
第3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能基础
3.1 实验1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构基础——基于大脑灰质体积与灰质密度的研究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2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能基础——基于静能磁共振研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3.1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的大脑结构基础的讨论
3.3.2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的能基础的讨论
第4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能机制基于任务态fMRI的研究
4.1 实验3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负性绪加工的神基础——基于绪调节任务态的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材料评定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结果
4.2 实验4大学生自闭特质个控制能力的神基础——基于停止信号任务态的研究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大学生自闭特质负性情绪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的讨论
4.3.2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神经基础的讨论
第5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5.1 实验5神经质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2 实验6交流恐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
5.3 讨论
5.3.1 神经质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讨论
5.3.2 交流恐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讨论
第6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6.1 实验7外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方法
6.1.3 实验结果
6.2 实验8开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讨论
6.3.1 外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讨论
6.3.2 开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讨论
第7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7.1 总讨论
7.1.1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基础
7.1.2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负性情绪加工与反应抑制能力的脑机制
7.1.3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7.1.4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7.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自闭特质的研究背景
1.1.1 自闭症谱系障碍及自闭特质的概念
1.1.2 自闭特质的国内外现状
1.1.3 自闭特质的测量工具
1.2 自闭特质的脑机制研究
1.2.1 自闭特质的脑电研究
1.2.2 自闭特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2.3 自闭特质与能的关系
1.3 自闭特质的影响因素
1.3.1 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
1.3.2 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1 问题提出
2.1.2 研究方案
2.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2.1 研究意义
2.2.2 创新之处
第3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能基础
3.1 实验1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构基础——基于大脑灰质体积与灰质密度的研究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2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能基础——基于静能磁共振研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3.1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的大脑结构基础的讨论
3.3.2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的能基础的讨论
第4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能机制基于任务态fMRI的研究
4.1 实验3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负性绪加工的神基础——基于绪调节任务态的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材料评定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结果
4.2 实验4大学生自闭特质个控制能力的神基础——基于停止信号任务态的研究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大学生自闭特质负性情绪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的讨论
4.3.2 大学生自闭特质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神经基础的讨论
第5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5.1 实验5神经质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2 实验6交流恐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
5.3 讨论
5.3.1 神经质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讨论
5.3.2 交流恐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讨论
第6章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6.1 实验7外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方法
6.1.3 实验结果
6.2 实验8开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讨论
6.3.1 外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讨论
6.3.2 开放性对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讨论
第7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7.1 总讨论
7.1.1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基础
7.1.2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负性情绪加工与反应抑制能力的脑机制
7.1.3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风险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7.1.4 大学生自闭特质的保护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7.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