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焕淦
页数:24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030788788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针灸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其技法众多,流派林立,表现出较强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共同成就了针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针灸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源多流"的学术特色,并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一系列的特色针灸疗法。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此类特色针灸疗法的传承工作有序推进,针灸的优势和疗效已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然而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呼唤中,特色针灸疗法的创新发展工作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传统文化和理论的淡化、医院追求经济效益、针灸"江湖化"现象泛滥等。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研究和发展特色针灸疗法,为针灸学科的学术进步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提高学者的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还有助于加强中医针灸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的传承,切实推进中医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特色针灸疗法临床运用》的出版,将给予当代中医药工作者更多的启迪,产生出更多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使针灸学术在发展中完善,临床水平在实践中提高,中医药事业在创新中繁荣。
作者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
目录
目录总论第一章 特色针灸疗法传承与发展概况3第二章 古今特色针灸疗法简介6第一节 特色针法6第二节 特色灸法19各论第三章 针灸代表性流派临床应用特色35第一节 海派针灸35第二节 澄江针灸学派56第三节 浙派针灸68第四节 新安针灸流派85第五节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88第六节 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93第七节 黑龙江张缙针灸学术流派98第八节 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101第九节 山西针灸流派105第十节 管氏特殊针灸流派113第十一节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118第十二节 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123第十三节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126第十四节 四川针灸流派130第十五节 岭南靳三针流派136第十六节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139第十七节 新疆徐氏针灸流派143第十八节 台湾董氏奇穴流派145第四章 国医大师学术精粹149第一节 程莘农149第二节 郭诚杰153第三节 贺普仁157第四节 石学敏163第五节 吕景山175第六节 孙申田180第五章 针灸特色疗法代表人物187第一节 刺法、灸法技术创新187第二节 特色针灸疗法216附录231附录1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231附录2 耳穴名称与定位(GB/T13734—2008)232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