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学

2025-10-7 184 10/7

检察学

作者:主编贾宇,王敏远

页数:272页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0229343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两部分:总论、分论。内容包括:检察制度概述、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检察权行使的基本原则、刑事检察、检察侦查、民事检察等。

作者简介

贾宇,青海贵德人,1963年2月生,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法学》课题组首席专家、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曾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反恐怖主义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研究,著有《习近平法治思想yin领新时代检察理念知与行》《数字检察办案指引》《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实践案例精选》《刑法原理与实务》《国际刑法学》《犯罪故意研究》《死刑研究》《罪与刑的思辨》《中国反恐怖主义法教程》等著作,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律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王敏远,浙江杭州人,1959年11月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者。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兼任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顾问。曾主持完成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公安部、中国法学会等多项课题,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代表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哲学、历史学分析》《程序性辩护新论》。

目录

总论
绪论
一、检察学概述
二、检察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检察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检察制度概述
第一节 检察制度的属性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域外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优势
第五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检察制度新发展
第二章 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
第一节 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不同学说
第二节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
第三节 我国检察机关的地位
第三章 检察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检察权行使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
第三节 客观公正原则
第四节 检察一体原则
第五节 依法能动履职原则
第四章 新时代检察理念
第一节 新时代检察理念概述
第二节 服务中心大局
第三节 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
第四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第五节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
第六节 双赢多赢共赢
第七节 智慧借助
第五章 检察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组织设置
第二节 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第三节 检察机关的办案组织
第四节 检察机关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检察官制度
第一节 检察官制度概述
第二节 检察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检察官的选任制度
第四节 检察官管理考核制度
第五节 检察官的职业保障
分论
第七章 刑事检察
第一节 刑事检察概述
第二节 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
第三节 审查逮捕和刑事公诉
第四节 刑事审判监督和刑事执行监督
第八章 检察侦查
第一节 我国检察侦查制度概述
第二节 直接侦查
第三节 机动侦查
第四节 自行(补充)侦查
第九章 民事检察
第一节 民事检察概述
第二节 民事生效裁判监督
第三节 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
第四节 民事执行监督
第十章 行政检察
第一节 行政检察概述
第二节 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第三节 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
第四节 行政执行监督
第五节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第十一章 公益诉讼检察
第一节 公益诉讼检察概述
第二节 行政公益诉讼
第三节 民事公益诉讼
第四节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第十二章 未成年人检察
第一节 未成年人检察概述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
第三节 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
第四节 未成年人检察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十三章 控告申诉检察
第一节 控告申诉检察概述
第二节 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与处理
第三节 控告、申诉案件的办理
第四节 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
第十四章 检察数字化改革
第一节 检察数字化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检察数字化改革的要义
第三节 检察数字化改革的路径
第十五章 检察职能的新发展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第二节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第三节 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第四节 民事检察支持起诉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