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钟宁、李芳邻
页数:25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2651567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等医学类相关本科医学生,从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两个方面,有机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相关知识,重新构建知识的呈现体系和方式。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为知识起点,逐渐呈现血细胞、止血、凝血、血栓、骨髓病变等血液系统核心基础知识,将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相关知识有机整合,逐渐递进呈现。淋巴系统以淋巴解剖结构与组织分类,呈现相关知识,并逐渐过渡到相关病理学知识。本书除文字呈现外,结合血液与淋巴系统知识特征,提供大量的原创真实镜下图片和模式图,供读者阅读和理解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钟宁,医学博士,教授。从事诊断学等医学教学25年,积极主持和参与诊断学和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要参与人,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项,慕课课程建设1项,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实验教学改革项目4项,参编《诊断学》《实验诊断学》等规划教材2部,获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位)2项。
本书特色
本书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等医学类相关本科医学生,从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两个方面,有机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相关知识,重新构建知识的呈现体系和方式。
目录
第一章 血液概念 001
第一节 血细胞与血浆 001
第二节 造血器官及其功能 004
第三节 红细胞的形态、功能与临床检测 009
第四节 白细胞的形态、功能与临床检测 029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040
第二章 生理性止血 046
第一节 出血与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046
第二节 血小板的功能、临床检测与相关药物 050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抗凝 061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 083
第三章 栓塞与梗死 094
第一节 血栓形成 094
第二节 栓塞与栓子 100
第三节 梗死 104
第四节 抗凝血与促凝血药 108
第四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5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影响因素 115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机制 117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122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25
第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的临床检查与相关药物 129
第一节 骨髓血细胞的形态学检验 129
第二节 常用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137
第三节 骨髓血细胞的其他检查 143
第四节 贫血的实验诊断策略和治疗药物 147
第五节 白细胞良性疾病与升白细胞药物 160
第六节 髓系肿瘤及其骨髓检查 163
第六章 淋巴组织与淋巴器官 168
第一节 淋巴组织 168
第二节 胸腺 170
第三节 脾 174
第四节 扁桃体 179
第五节 淋巴结 180
第七章 淋巴结的位置、淋巴引流与浅表淋巴结检查 185
第一节 淋巴结位置 186
第二节 淋巴引流范围与器官的淋巴引流 195
第三节 体表淋巴结检查 198
第八章 淋巴管道与淋巴回流 203
第一节 淋巴管道 203
第二节 淋巴回流与淋巴侧支循环 206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病理表现 207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207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211
第三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233
参考文献 236
第一节 血细胞与血浆 001
第二节 造血器官及其功能 004
第三节 红细胞的形态、功能与临床检测 009
第四节 白细胞的形态、功能与临床检测 029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040
第二章 生理性止血 046
第一节 出血与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046
第二节 血小板的功能、临床检测与相关药物 050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抗凝 061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 083
第三章 栓塞与梗死 094
第一节 血栓形成 094
第二节 栓塞与栓子 100
第三节 梗死 104
第四节 抗凝血与促凝血药 108
第四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5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影响因素 115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机制 117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122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25
第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的临床检查与相关药物 129
第一节 骨髓血细胞的形态学检验 129
第二节 常用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137
第三节 骨髓血细胞的其他检查 143
第四节 贫血的实验诊断策略和治疗药物 147
第五节 白细胞良性疾病与升白细胞药物 160
第六节 髓系肿瘤及其骨髓检查 163
第六章 淋巴组织与淋巴器官 168
第一节 淋巴组织 168
第二节 胸腺 170
第三节 脾 174
第四节 扁桃体 179
第五节 淋巴结 180
第七章 淋巴结的位置、淋巴引流与浅表淋巴结检查 185
第一节 淋巴结位置 186
第二节 淋巴引流范围与器官的淋巴引流 195
第三节 体表淋巴结检查 198
第八章 淋巴管道与淋巴回流 203
第一节 淋巴管道 203
第二节 淋巴回流与淋巴侧支循环 206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病理表现 207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207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211
第三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233
参考文献 236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