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晨
页数:267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0331129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网络流媒体直播为研究视角,提出一种关于网络日常形象微政治的可能性与延展性。梳理今天日常之变化、展示之意味、形象在流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又发生着何种转变。从社会学、艺术学、传播学、精神分析的交叉学科角度去研究直播场景中的日常形象展示,探讨塑造形象背后的展演性社会,媒介化的日常政治意涵。希望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展开的盆景式地图,显现出今天我们是如何上演我们的日常,又可以如何艺术地去想象和发明形象的面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混合现实中的技术与日常
第一节 技术——为了占领日常
一、流媒体的形态
二、被“隐去”的色情直播
三、中国网络直播的发展
四、手机摄像头的助力
五、流量、数据与通信技术
六、关系性漫视
第二节 日常——被谋划的平等
一、日常超市入口
二、一飞冲天的“中国式”直播
三、一镜到底的“日常”空间模块
四、公众空间的开发商
五、数字异化的平台
六、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
七、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八、被覆盖的自媒体We-Media
第二章 展演性社会的完成态
第一节 情境的展示技术
一、身体管理学
二、民主化美颜
三、表演性的弹幕
四、围观的力量:情感共同体
五、铸“形”的人工配件
六、理想的自我表演
第二节 从观看到参与:情感体验的需求转向
一、心灵投射场
二、“主体”梦工厂
三、展演性社会——“景”观到“奇”观
四、被情感经验包裹的口语
五、展演性社会的三元结构
六、社交帝国:从未中性的展示
第三章 日常形象的政治
第一节 抽象的形象生产者
一、美食主播形象的演变
二、“主播”与形象
三、主播形象的文本生产
四、作为商品的形象
五、客体化的形象
第二节 具象的形象发明者
一、形象的政治技术属性
二、政治的形象和形象的政治
三、野生的言说与形象
四、艺术中的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鸣谢
第一章 混合现实中的技术与日常
第一节 技术——为了占领日常
一、流媒体的形态
二、被“隐去”的色情直播
三、中国网络直播的发展
四、手机摄像头的助力
五、流量、数据与通信技术
六、关系性漫视
第二节 日常——被谋划的平等
一、日常超市入口
二、一飞冲天的“中国式”直播
三、一镜到底的“日常”空间模块
四、公众空间的开发商
五、数字异化的平台
六、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
七、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八、被覆盖的自媒体We-Media
第二章 展演性社会的完成态
第一节 情境的展示技术
一、身体管理学
二、民主化美颜
三、表演性的弹幕
四、围观的力量:情感共同体
五、铸“形”的人工配件
六、理想的自我表演
第二节 从观看到参与:情感体验的需求转向
一、心灵投射场
二、“主体”梦工厂
三、展演性社会——“景”观到“奇”观
四、被情感经验包裹的口语
五、展演性社会的三元结构
六、社交帝国:从未中性的展示
第三章 日常形象的政治
第一节 抽象的形象生产者
一、美食主播形象的演变
二、“主播”与形象
三、主播形象的文本生产
四、作为商品的形象
五、客体化的形象
第二节 具象的形象发明者
一、形象的政治技术属性
二、政治的形象和形象的政治
三、野生的言说与形象
四、艺术中的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鸣谢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