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与新质内容生产力——从理论解读到实际应用

2025-10-4 233 10/4

生成式AI与新质内容生产力——从理论解读到实际应用

作者:喻国明 杨雅等

页数:248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1564341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观点精要
1.不使用或不懂如何使用AIGC,就如电力时代还要驴拉磨、人推车一样。未来,不是人工智能打败人,而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或者机构,打败那些没有掌握人工智能的人和机构。
2.有专家说:“在生成式AI面前,所有行业都要重做一遍。”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连接、价值匹配的全新思路和全新可能。
3.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网络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使得超越各类显性权力的“网络化”逻辑逐渐成为主导社会运行的核心力量。
4.媒介的价值变迁是以协同互构的方式螺旋式前进,并发展出资源连接更高效、生产实践更自由、科学技术更包容的一体化媒介社会生态。
5.新兴技术的社会融合更需要容错机制。因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其实也是可以通过技术本身找到解决方案的。
6.互联网开辟了“空间革命”,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了“时间革命”,生成式AI则可能形成“思维革命”,并重塑各行业生态乃至整个社会。
7.生成式AI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本质上就是新质内容生产力。

作者简介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国传媒发展指数( 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迄今为止,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26本,论文600余篇。

本书特色

1.专业性。本书作者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迄今为止,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26本,论文600余篇。
2.深度性。深入剖析了智能浪潮下传播革命与媒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无论是对传媒从业者、研究者还是对关心媒介发展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全面性。从AI的生成式原理、社会意义、AI产业赋能、生成式AI的治理方案以及AI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多角度对生成式AI进行研究。

目录

目 录
第 一章 生成式AI的智能化辅助:重新理解用户洞察 001
第 一节 从事实到价值:生成式AI内容生产与提问原则 002
一、问题分工:从向后整合到向前创新 002
二、问题意识:从简单问题到深度问题 004
三、问题解决方式:从人脑方案到内外脑并用 007
四、问题底层逻辑:从事实之域到价值之维 011
第二节 从框架到指令:生成式AI提问的关键因素 012
一、背景信息:为提问增强场景要素 013
二、提问框架:为提问注入价值判断 015
三、提问指令:为提问形成可行脚本 017
四、提问流程:为提问明确设计指令 023
第三节 从分众匹配到要素融合:生成式AI时代的用户需求 025
一、用户需求与表达:定义、特征、演化 025
二、生成式AI驱动用户需求与需求表达的变革 029
三、生成式AI时代用户需求的新样态 032

第二章 生成式AI的智能化变革:人机交互与人机关系 036
第 一节 生成式AI时代交互范式与人机关系的重构 037
一、理解人机交互范式:人类系统与机器系统的连结界面 037
二、生成式AI时代自然交互范式的主要特征 039
三、生成式AI时代人机关系的深刻变革 042
第二节 生成式AI时代人机交互的媒介实践与行动路径 045
一、人机自然交互的媒介实践 046
二、人机自然交互范式的实践进路 051
第三节 生成式AI时代传播生态治理:负责任创新视角 054

第三章 生成式AI的人类增强:提示工程师的社会角色 061
第 一节 价值挖掘者:提示工程师的助推作用 062
一、基础概念:提示工程、提示词与提示工程师 062
二、提示工程师:工程哲学转向下的新社会角色 065
三、提示工程师的价值挖掘作用与目标指向 067
第二节 技术尝新者:提示工程师在垂直领域的场景应用 069
一、专业应用场景 070
二、个人应用场景 078
第三节 提示工程师的职业规范与未来可能 082
一、提示工程师的职业规范 082
二、提示工程师的未来可能 085
第四节 信任校准:人机融合协同演化的底层逻辑 093

第四章 整体性认知:大语言模型素养的现状与发展 097
第 一节 大语言模型素养: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 098
一、差异与鸿沟:社会对大语言模型的理解现状 098
二、走向弥合与信息救济:用户大模型使用素养 113
三、思维链与思维树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