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石英,蒋容编著
页数:214页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4395117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器材使用、地形图地质图读图用图、野外线路布设与记录、地质构造、地质地貌统计图与地质填图、地貌主要类型与区划、地质地貌报告撰写等内容。
作者简介
王石英,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持续承担地质、地貌教学和野外实习实践,多次指导西南地区高校联合野外实习、川渝地区中学地理骨干教师野外实习实践。
目录
绪论
1 器材使用
1.1 基础地质工具的使用
1.2 GPS与手机APP
1.3 野外照相与地质素描
1.4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
1.5 遥感影像图的使用
2 地形图地质图读图用图
2.1 简易野外定向
2.2 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2.3 地形图在野外的应用
2.4 地质图读图与使用
2.5 区域构造简史与地质图综合分析示例
3 野外线路布设与记录
3.1 地质地貌野外线路布设
3.2 选择露头
3.3 岩石、化石标本采集
3.4 野外地质地貌记录
4 岩石
4.1 基本矿物的观察与描述
4.2 常见岩石分类
4.3 野外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5 地质构造
5.1 野外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5.2 根据地质图绘制剖面图并分析褶皱及断层
6 地层
6.1 构造期与构造事件
6.2 地层接触关系与表示
6.3 地层剖面实测及资料整理
7 地质地貌统计图与地质填图
7.1 编制构造等高线图
7.2 极射赤平投影的应用
7.3 编制节理极点图与节理玫瑰图
7.4 地质填图成果概述
8 地貌主要类型与区划
8.1 地貌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8.2 构造地貌
8.3 河流地貌
8.4 坡地地貌
8.5 人工地貌
8.6 地貌类型区划
9 地质地貌报告撰写
9.1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9.2 实习报告中的地图和图表使用
9.3 地质地貌在自然环境中的基础作用
附录
附录1 区域地质年代简表
附录2 常见岩性符号和色彩使用
附录3 区域地质发展史描述:以龙门山为例
附录4 区域地质地貌实践方案:以龙门山为例
附录5 本书部分彩图
参考文献
1 器材使用
1.1 基础地质工具的使用
1.2 GPS与手机APP
1.3 野外照相与地质素描
1.4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
1.5 遥感影像图的使用
2 地形图地质图读图用图
2.1 简易野外定向
2.2 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2.3 地形图在野外的应用
2.4 地质图读图与使用
2.5 区域构造简史与地质图综合分析示例
3 野外线路布设与记录
3.1 地质地貌野外线路布设
3.2 选择露头
3.3 岩石、化石标本采集
3.4 野外地质地貌记录
4 岩石
4.1 基本矿物的观察与描述
4.2 常见岩石分类
4.3 野外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5 地质构造
5.1 野外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5.2 根据地质图绘制剖面图并分析褶皱及断层
6 地层
6.1 构造期与构造事件
6.2 地层接触关系与表示
6.3 地层剖面实测及资料整理
7 地质地貌统计图与地质填图
7.1 编制构造等高线图
7.2 极射赤平投影的应用
7.3 编制节理极点图与节理玫瑰图
7.4 地质填图成果概述
8 地貌主要类型与区划
8.1 地貌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8.2 构造地貌
8.3 河流地貌
8.4 坡地地貌
8.5 人工地貌
8.6 地貌类型区划
9 地质地貌报告撰写
9.1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9.2 实习报告中的地图和图表使用
9.3 地质地貌在自然环境中的基础作用
附录
附录1 区域地质年代简表
附录2 常见岩性符号和色彩使用
附录3 区域地质发展史描述:以龙门山为例
附录4 区域地质地貌实践方案:以龙门山为例
附录5 本书部分彩图
参考文献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