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君花,王博雅著
页数:275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116536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对音又叫“译音”,是用A语言的文字去记录B语言的语音的一项工作。汉语学界从100多年前就关注了梵语和汉语的对音,到今天已经在梵汉对音、藏汉对音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研究波斯语和汉语之间的对应,分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汉字是如何对译波斯语的;二是研究波斯字母或阿拉伯字母是如何拼写汉字音的。本书研究所依据的语言材料主要是永乐本《回回馆杂字》《回回馆译语》。所谓“回回馆”,它隶属于“四夷馆”,后者是明代前期专门成立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机构,设于礼部。“四夷馆”特设蒙古、高昌等等八馆,回回馆就是其中之一。《回回馆杂字》是我国古代用于翻译和教学的规模优选、种类最全的波汉对照双语词典;而《回回馆译语》,则是收集了各国前来朝贡的使节呈上的表文,这些可以当作学习的文本,因而又被称作“回回馆课”。《回回馆杂字》和《回回馆译语》都是元明之交汉语与波斯语对音的第一手资料,之所以珍贵,在于它们均出自母语为汉语的人之口之手。相较于以往明清对音研究主要使用朝鲜与入华传教士记录的语音来说,可信度更高。本书通过对语料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汉字音与波斯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考察波汉对音的方式方法,考察明代前期汉语语音的特点,并描写其语音基础。
作者简介
马君花,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2005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25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研究方向为汉语史,主要从事历史文献语言研究。
王博雅,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士;2023年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类型学、汉语教学,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波汉对音研究的新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创获颇丰,彰显了波汉对音在音韵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本书研究材料丰富、新颖,主要有明代永乐初年四夷馆编纂的《回回馆杂字》(1407)、伊利汗时期波斯学者拉施特《史集·中国史》(1304)波汉对音等,研究方法较为科学,所举例证恰当,论述全面、深入。本书有助于了解波汉对音所呈现的相关语音知识和元代及明代初年汉语北方话的语音面貌。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回回馆杂字》波汉语音对应关系
第三章 《回回馆杂字》对音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回回馆杂字》对音汉字的声母系统
第五章 《回回馆杂字》对音汉字的韵母系统
第六章 《回回馆杂字》对音汉字的语音性质
第七章 波斯拉施特《史集·中国史》波汉对音研究
第八章 小儿锦语音研究
第九章 结 语
附论 巴黎本《回回馆杂字》无名氏汉字注音研究
参考文献
后 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