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英瑾
页数:32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30957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AI的本质是什么?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的区别在哪里?ChatGPT究竟是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还是某种误入歧途的“假AI”?我们绝不许诺美丽空洞的AI前景,而是告诉读者,未来的AI之路到底有多少激流险滩——对于统计学工具与硬件升级的片面崇拜,对于智能科学基本原理的蔑视,是目前AI研究的大危机。在我们看来,今天万众期待的ChatGPT,只是新时代的“牛顿炼金术”。
作者简介
徐英瑾,1978年生,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浦江国家实验室顾问,专业为英美分析哲学、人工智能哲学。著有《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心智、语言和机器》《用得上的哲学》以及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坚:三国前传之孙坚匡汉》等。
本书特色
别上科幻影视的当!“讲书人”徐英瑾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遇上哲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为什么说ChatGPT不靠谱?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何在?
复旦“斜杠”教授徐英瑾的跨界回归之作,指出当前AI研究的根本误区。
★重磅作者,“斜杠”教授——本书作者徐英瑾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浦江国家实验室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同时也是骨灰级军模玩家,灵魂画手,活跃于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的“网红”博主,热爱三国历史,业余创作出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坚:三国前传之孙坚匡汉》。
★哲学家解锁人工智能“bug”——作者凭借自身过硬的分析哲学背景,以颇具大众话题度和关注度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为“靶点”,巧妙构思一个个语言难题,迫使ChatGPT说出“人话”,“祛魅”大众对这一热门的技术应用及人工智能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和畏惧。
★通俗易懂,有趣有料——本书虽然是哲学著作,但文笔流畅、风趣活泼,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既可为人工智能、哲学等领域专业研究者开拓新思路,也是大众入门人工智能和现代哲学的系统导读。
目录
一 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幻影视之基本要素间的冲突
二 主流科幻影视作品对于人工智能的三大误解
三 影视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误读的外溢
小结性评论
第一章 现在的人工智能,尚且不能“说人话”
一 为何让机器“说人话”很重要?
二 目前的机器是否真会“说人话”?
三 为何自然语言处理需要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hatGPT 或许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自欺”
一 重述萨特的“自欺”论
二 作为“常人”之音复读机的 ChatGPT
三 ChatGPT 、刺客与被刺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hatGPT 或许会模糊科学共同体的“颜面”
一 和辻哲郎论“脸”
二 进化论视野中的“无脸人”
三 ChatGPT 时代“脸”的模糊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翻译之“八仙过海”
一 行为主义
二 外在论的语义学
三 莱布尼茨的“理想语言”假说
四 乔姆斯基的“深层句法”假说
五 休谟式的统计学进路
六 康德式的混合式进路
七 孔子式的基于实例的理解进路
八 新瓶装旧酒:大语言模型
第五章 机器翻译与认知语言学
一 对深度学习路径的反思
二 认知语言学论翻译
三 认知语言学技术刻画之难点
四 由“纳思系统”另辟蹊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森哲学让人工智能说“心语”
一 现有的人工智能路径,都谈不上具有“第一人称”
二 大森是如何利用维特根斯坦去反对维特根斯坦的?
三 纳思系统中的“私人语言”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让机器说日语可不容易
一 日语言说者对于具身性的敏感性
二 主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何处理不了具身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如何让机器懂汉字之“六书”?
一 《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史批判
二 《说文解字》的微言大义
三 如何让机器懂“六书”?
四 机器也能会意
五 懂“六书”的机器有何用?
第九章 机器能够把握汉语或日语中的量词吗?
一 统计学机制真懂量词吗?
二 蒯因的量词论及其疏漏
三 汉语演化史与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量词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机器能够把握隐喻吗?
一 隐喻,让“微软小冰”与 ChatGPT 都感到无力
二 关于隐喻的种种理论
三 斯特恩的隐喻理论
四 纳思系统如何懂隐喻?
本章小结
总 结 机器人杰夫与查派何以说人言?
后 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