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罗伯特·哈兰德(Robert Ha
页数:15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12291199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当我们或徒步,或乘小汽车、公共汽车、火车环游城市时,我们就会被视觉设计以及标识对象所包围,它们不仅指明了方向,还告诉我们身处何地,比如道路标记、道路设施、公共花园,以及像雕塑、钟楼、屏幕和横幅等一些其他的“图形对象”。
罗伯特·哈兰德的创新研究引入了城市图形对象的概念,并为将视觉设计理解为空间实践提供了一个关键框架。他的分析引用了广博的案例,包括东京的新宿区、旧金山的吉尔德利广场、纽约的剧院区和时代广场以及威斯敏斯特市的街道铭牌,据此论述了图案和装饰等形式元素,以及类型学、象征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概念。
作者简介
罗伯特·哈兰德是英国拉夫堡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讲师。在开始其学术生涯之前,罗伯特在伦敦的一家专业设计机构工作了十五年。他拥有诺丁汉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学位,是《传媒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张澎,200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设计理论、设计基础、传统艺术美育等。在教学科研的同时,积极参与设计文化交流与翻译工作,从泛设计的角度揭示城市设计的综合性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环境与视觉图形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推动视觉设计与空间设计之间的沟通、交融。
本书特色
建造环境对视觉传达有哪些要求?城市是如何通过视觉对象来运作的?为什么建造环境的专业人员对这一点知之甚少?在本书中,我将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对视觉设计史学者、城市理论家和符号学家所做的大量历史和理论方法的研究,本书揭示了此问题在跨学科讨论方面的困难。在概括了论点的讨论基础后,作者使用了四个关键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历史、可想象性、模式和代表性。每一项都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已确定的城市设计分析上再添加视觉设计的观点,这种城市环境建设是不合规范的,本书将会把视觉设计的功能看作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有助于城市的发展。
这本书不仅填补了视觉传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差距,也通过一种样式—排版—视觉—城市之间连续的相互关系,将类型设计这种小问题和城市设计的大目标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介入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城市视觉设计树立一个框架。
目录
致谢
1 引言
2 论据
3 历史
4 意向性
5 模式
6 表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