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季 胡刚刚
页数:205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11727835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的实验指导教材。全书共分为四章,包括热工基础创新实验绪论、热工实验测量仪表及原理、工程热力学创新实验、传热学创新实验。本书的特色是结合创新实验教学思路进行实验内容的安排,每个实验都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拓展部分,内容按照课前“兴趣引导、知识巩固、原理掌握”,课中“实验设计、分组研讨、自主实验”,课后“实验拓展、知识拓展”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进行设计和编写。本书可作为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实验指导教材及创新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为从事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季,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及“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讲授工程热力学、热工理论基础、热工基础创新实验等本科生课程。主持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项,主编本科教材2部。
本书特色
面向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及机械、建环、核电、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的实验指导教材。可满足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的基础实验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热工基础创新实验绪论1
1.1创新实验背景1
1.2创新实验体系2
1.3创新实验环节4
1.4创新实验要求6
1.5创新实验内容6
1.6创新实验安排13
第2章热工实验测量仪表及原理15
2.1热工实验测量概述15
2.2温度测量仪表及原理16
2.3压力测量仪表及原理32
2.4流量测量仪表及原理48
2.5实验中使用的测量仪表64
第3章工程热力学创新实验67
3.1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实验67
3.2空气定熵指数测定实验73
3.3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81
3.4喷管流动特性测定实验88
3.5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关系实验97
3.6饱和蒸气p-t关系测定及超临界相态实验102
3.7空气绝热节流效应测定实验109
3.8活塞式压气机性能测定实验117
3.9凝汽器的综合性能测定实验126
3.10朗肯循环(含发电机)综合实验134
第4章传热学创新实验157
4.1线性导热实验157
4.2径向导热实验162
4.3非稳态导热实验166
4.4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实验172
4.5自然和强制对流换热实验175
4.6沸腾换热模块实验180
4.7辐射换热模块实验185
4.8扩展表面传热实验193
4.9对流和辐射综合传热实验198
附录热工测量仪表性能及热工实验相关参数表204
参考文献205
符号表
第1章热工基础创新实验绪论1
1.1创新实验背景1
1.2创新实验体系2
1.3创新实验环节4
1.4创新实验要求6
1.5创新实验内容6
1.6创新实验安排13
第2章热工实验测量仪表及原理15
2.1热工实验测量概述15
2.2温度测量仪表及原理16
2.3压力测量仪表及原理32
2.4流量测量仪表及原理48
2.5实验中使用的测量仪表64
第3章工程热力学创新实验67
3.1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实验67
3.2空气定熵指数测定实验73
3.3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81
3.4喷管流动特性测定实验88
3.5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关系实验97
3.6饱和蒸气p-t关系测定及超临界相态实验102
3.7空气绝热节流效应测定实验109
3.8活塞式压气机性能测定实验117
3.9凝汽器的综合性能测定实验126
3.10朗肯循环(含发电机)综合实验134
第4章传热学创新实验157
4.1线性导热实验157
4.2径向导热实验162
4.3非稳态导热实验166
4.4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实验172
4.5自然和强制对流换热实验175
4.6沸腾换热模块实验180
4.7辐射换热模块实验185
4.8扩展表面传热实验193
4.9对流和辐射综合传热实验198
附录热工测量仪表性能及热工实验相关参数表204
参考文献205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