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第2版)

2025-9-16 268 9/16

基础中医学(第2版)

作者:涂胜豪,贺松其

页数:29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30750754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既涵盖中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主要知识点,又力求进行系统性的融合,以中医最突出的特色辨证论治为主线,以中医病证为中心,将理法方药进行系统整合,真实再现临床环境下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将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和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不仅能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中医思维和方法论的认识,教会他们如何运用中医基本知识,解决临床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采用丰富的图表代替繁杂的文字叙述,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传统医学的奥妙。全书分为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和证治药方三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中医学发展简史和特点、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藏象学说、病因与病机等;辨证论治包括四诊、辨证论治概述、防治原则与方法、中药概述、方剂概述、针灸和推拿等;证治药方讨论表证、热证、寒证、湿证、痰证等十余种常见证型的中医辨治。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医学发展简史和特点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二节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5

第三节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8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11

第一节 元气学说 1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3

第三节 五行学说 19

第三章 藏象学说25

第一节 脏腑 25

第二节 气、血、津液 38

第四章 经络系统44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4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5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4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6

第五节 经络的功能 57

第五章 体质60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 60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因素 62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64

第四节 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5

第六章 病因与病机71

第一节 病因 71

第二节 病机 82

第二篇 辨证论治

第七章 四诊90

第一节 望诊 90

第二节 闻诊 96

第三节 问诊 97

第四节 切诊 100

第八章 辨证论治概述103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概念 103

第二节 病、症、证的关系 104

第三节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105

第九章 八纲辨证107

第一节 表里辨证 107

第二节 寒热辨证 108

第三节 虚实辨证 108

第四节 阴阳辨证 109

第五节 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之间的关系 111

第十章 脏腑辨证112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112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117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121

第四节 肝与胆病辨证 126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130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133

第十一章 外感病辨证139

第一节 六经辨证 139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143

第十二章 防治原则与方法 146

第一节 预防 146

第二节 治则 148

第三节 治法 154

第十三章 中药概述160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 160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161

第三节 中药的用法 165

第十四章 方剂概述169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169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 170

第三节 方剂的剂型 170

第十五章 针灸和推拿173

第一节 针灸基础知识 173

第二节 推拿基础知识 182

补充阅读资料 190

第三篇 证治药方

第十六章 表证193

第一节 证候 193

第二节 治法 194

第三节 药物 194

第四节 方剂 196

第十七章 热证200

第一节 证候 200

第二节 治法 200

第三节 药物 201

第四节 方剂 205

第十八章 寒证209

第一节 证候 209

第二节 治法 210

第三节 药物 211

第四节 方剂 212

第十九章 风湿证216

第一节 证候 216

第二节 治法 217

第三节 药物 217

第四节 方剂 218

第二十章 内风证221

第一节 证候 221

第二节 治法 222

第三节 药物 223

第四节 方剂 224

第二十一章 湿证226

第一节 证候 226

第二节 治法 228

第三节 药物 229

第四节 方剂 230

第二十二章 痰证234

第一节 证候 235

第二节 治法 236

第三节 药物 237

第四节 方剂 238

第二十三章 食滞证241

第一节 证候 241

第二节 治法 241

第三节 药物 242

第四节 方剂 242

第二十四章 气滞证与气逆证 245

第一节 证候 245

第二节 治法 246

第三节 药物 246

第四节 方剂 247

第二十五章 血瘀证251

第一节 证候 251

第二节 治法 252

第三节 药物 252

第四节 方剂 254

第二十六章 出血证259

第一节 证候 259

第二节 治法 260

第三节 药物 260

第四节 方剂 262

第二十七章 气虚证266

第一节 证候 266

第二节 治法 267

第三节 药物 268

第四节 方剂 269

第二十八章 血虚证273

第一节 证候 273

第二节 治法 274

第三节 药物 275

第四节 方剂 275

第二十九章 阴虚证277

第一节 证候 277

第二节 治法 278

第三节 药物 279

第四节 方剂 280

第三十章 阳虚证283

第一节 证候 283

第二节 治法 284

第三节 药物 284

第四节 方剂 286

参考文献288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