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方法与应用

2025-9-15 234 9/15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方法与应用

作者:冯艳

页数:218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2873105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作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工具,成为当前国际研究前沿。本书首先介绍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发展应用概况,总结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体系,概括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方法;然后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可持续性应用框架,针对本土化特征,提出历史街区影响评估体系与方法,并以嘉兴市月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本书从城乡规划视角,对文化遗产影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创新性提出本土化的适用方法,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新思路。本书可供从事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研究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冯艳,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城乡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历史空间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出版著作1本。针对国际遗产保护先进方法——文化遗产影响评估(CHIAs)提出创新性见解,成为当前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代表学者。

本书特色

当前,在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影响下,遗产保护范式发生转变。以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引擎的思路,给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都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文化遗产影响评估(Cultural 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s, CHIAs)源自环境影响评估,随后逐步脱离环评体系,建立起以遗产价值为核心的工作方法。作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成为当前国际研究前沿。本书聚焦国际前沿方法与中国本土应用。首先分析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定位与应用概况、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体系、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方法。再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案例,包括世界遗产科隆、易北河谷、哈德良别墅、斯里兰卡加勒古城等。进一步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可持续性应用框架,针对本土化特征,提出历史街区影响评估体系与方法,并以嘉兴市月河历史文化街区影响评估为例,提出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应用策略。本书为国内针对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首本专著,对这一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特征,以历史街区为切入点,提出本土化的适用方法,具有创新性、适用性,为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目录

第.1章 绪论001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媆n1.1 背景/001n1.2 概念辨析/003n1.3 理论与实践意义/008n1.4 本书框架/008n第2章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开展与应用010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媆n2.1 来源:环境影响评估/010n2.2 从属:环境社会影响评估/012n2.3 借鉴:景观视觉影响评估/016n2.4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发展脉络/023n2.5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应用概况/027n第3章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体系044n3.1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定位/044n3.2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体系应用模式/047n3.3 编制环节/069n3.4 工作流程与政策协调/073n3.5 支持技术与保障措施/076n第4章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方法078n4.1 现状分析/079n4.2 价值评定/082n4.3 影响认定/089n4.4 影响评估/094n4.5 缓解措施/103n第5章 中国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可持续性应用框架107n5.1 文物影响评估发展脉络/107n5.2 文物影响评估主要类型/112n5.3 香港文物影响评估/117n5.4 文物影响评估与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比较/122n5.5 中国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研究框架/125n第6章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体系与方法132n6.1 历史街区价值特征/132n6.2 历史街区中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嵌入路径/139n6.3 人与空间协同的价值载体/145n6.4 多技术协同的评估工具/158n第7章 嘉兴市月河历史文化街区影响评估163n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媆n7.1 月河历史文化街区简介/163n7.2 现状分析与价值评定/165n7.3 影响认定与影响评估/192n7.4 缓解措施/202n第8章 结论及展望210n8.1 主要结论/210n8.2 未来展望/211n参考文献213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