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心稳, 刘征峰, 张静著
页数:369页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410365
高清校对版pdf(带目录)
前往页尾底部查看PDF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为四编,二十九个章节,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票据法的理论知识。全书主要分成总论、分论两个部分,在总论部分,主要讲解票据、票据关系、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的一般理论和我国有关的法律规范;在分论部分,以汇票为核心,阐释了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追索等票据行为的公认原理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则。本教材主要从票据法的基本理论着手,力求使学习者在掌握票据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其与实践的结合。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票据概说
第一节 票据的概念和用途
第二节 票据的种类
第三节 票据的样式
第四节 票据的性质
第五节 票据的起源及发展
第六节 现代电子票据系统
第二章 票据法概述
第一节 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第三节 票据法的演进及法系
第四节 我国票据立法的发展史
第三章 票据关系及其基础关系
第一节 票据关系
第二节 票据关系的基础关系
第四章 票据行为
节 票据行为的内涵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节 票据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 票据行为的代理
第五章 票据权利
节 票据权利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票据权利的取得
第三节 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
第四节 票据权利的消灭
第六章 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节 票据的伪造
第二节 票据的变造
第七章 票据的 改与涂销
节 票据的 改
第二节 票据的涂销
第八章 票据抗辩
节 票据抗辩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抗辩及其行使条件
第三节 票据抗辩的限制
第九章 票据时效
节 票据时效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票据时效的期间
第十章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
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要件和效力
第十一章 票据责任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节 票据责任
第二节 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
节 票据的丧失及其后果
第二节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
第四节 伪报票据丧失及其责任
第二编 汇票
第二编之一 汇票的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汇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节 汇票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汇票的种类
第十四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和效力
第二节 出票之记载事项
第三节 汇票到期日
第四节 空白授权票据的出票
第十五章 背书
节 背书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 背书的方式和特点
第三节 背书的种类
第四节 背书的效力
第十六章 承兑
节 承兑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承兑的方式与效力
第三节 承兑的程序
第四节 不单纯承兑
第五节 参加承兑
第十七章 保证
节 保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保证的方式和效力
第三节 隐存保证
第十八章 付款
节 付款的意义、种类与效力
第二节 付款的程序
第三节 参加付款
第十九章 追索权
节 追索权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追索权的效力
第三节 追索权的行使
第四节 拒 证明
第二十章 汇票的复本、誊本和粘单
节 汇票的复本
第二节 汇票的誊本
第三节 汇票的粘单
第二十一章 汇票的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
节 汇票的贴现
第二节 汇票的再贴现和转贴现
第二编之二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二十二章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概述
节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商业汇票的信用与无记名背书纸质票据纠纷的关系
第二十三章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重点问题
节 纸质商业汇票空白背书的四种常见形式
第二节 无记名背书制度及无记名背书票据持票人补记权
第三节 “补记权”行使纠纷及其法律适用
第三编 本票
第二十四章 本票的概述
节 本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本票的种类
第二十五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出票的记载事项
第二十六章 见票
节 见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见票的程序
第二十七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的适用
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意义和原因
第二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立法
第四编 支票
第二十八章 支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节 支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支票的主要种类
第二十九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条件和效力
第二节 支票的记载事项
第三十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支票的适用
第五编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第三十一章 涉外票据的概念和法律适用规则
节 涉外票据的概念与法律适用
第二节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定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第一章 票据概说
第一节 票据的概念和用途
第二节 票据的种类
第三节 票据的样式
第四节 票据的性质
第五节 票据的起源及发展
第六节 现代电子票据系统
第二章 票据法概述
第一节 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第三节 票据法的演进及法系
第四节 我国票据立法的发展史
第三章 票据关系及其基础关系
第一节 票据关系
第二节 票据关系的基础关系
第四章 票据行为
节 票据行为的内涵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节 票据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 票据行为的代理
第五章 票据权利
节 票据权利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票据权利的取得
第三节 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
第四节 票据权利的消灭
第六章 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节 票据的伪造
第二节 票据的变造
第七章 票据的 改与涂销
节 票据的 改
第二节 票据的涂销
第八章 票据抗辩
节 票据抗辩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抗辩及其行使条件
第三节 票据抗辩的限制
第九章 票据时效
节 票据时效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票据时效的期间
第十章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
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要件和效力
第十一章 票据责任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节 票据责任
第二节 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
节 票据的丧失及其后果
第二节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
第四节 伪报票据丧失及其责任
第二编 汇票
第二编之一 汇票的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汇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节 汇票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汇票的种类
第十四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和效力
第二节 出票之记载事项
第三节 汇票到期日
第四节 空白授权票据的出票
第十五章 背书
节 背书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 背书的方式和特点
第三节 背书的种类
第四节 背书的效力
第十六章 承兑
节 承兑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承兑的方式与效力
第三节 承兑的程序
第四节 不单纯承兑
第五节 参加承兑
第十七章 保证
节 保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保证的方式和效力
第三节 隐存保证
第十八章 付款
节 付款的意义、种类与效力
第二节 付款的程序
第三节 参加付款
第十九章 追索权
节 追索权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追索权的效力
第三节 追索权的行使
第四节 拒 证明
第二十章 汇票的复本、誊本和粘单
节 汇票的复本
第二节 汇票的誊本
第三节 汇票的粘单
第二十一章 汇票的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
节 汇票的贴现
第二节 汇票的再贴现和转贴现
第二编之二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二十二章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概述
节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商业汇票的信用与无记名背书纸质票据纠纷的关系
第二十三章 无记名背书纸质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重点问题
节 纸质商业汇票空白背书的四种常见形式
第二节 无记名背书制度及无记名背书票据持票人补记权
第三节 “补记权”行使纠纷及其法律适用
第三编 本票
第二十四章 本票的概述
节 本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本票的种类
第二十五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出票的记载事项
第二十六章 见票
节 见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见票的程序
第二十七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的适用
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意义和原因
第二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立法
第四编 支票
第二十八章 支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节 支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支票的主要种类
第二十九章 出票
节 出票的意义、条件和效力
第二节 支票的记载事项
第三十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支票的适用
第五编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第三十一章 涉外票据的概念和法律适用规则
节 涉外票据的概念与法律适用
第二节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定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PDF更新中
- THE END -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zainiu.com/Wd1qk_5_10339.html